Image12.jpg

位於天柱峯頂的金殿,是武當山最高處。渾體殿構皆以純銅雕築而成,殿中真武像亦是銅雕作品。

 

Image12(2).jpg 

 

 

 

玄帝下凡除妖時,三清特賜其披髮跣足,金甲旋袍,早纛玄旗,腳踏       蛇八卦神龜(元洞玉曆則謂蒼龜巨蛇,是玄帝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時,魔王以坎離二炁所化,後由玄帝收伏為二將。)真武帝下凡七日,盡施神威,拔濟幽魂,銷眾鬼於酆都大洞,從此宇宙得以還治清明。玄帝凱旋而歸,面朝金闕,天尊宣告:「凡遇甲子庚申,每月三七日,宜下人問,受世人醮祭,鑿察人間善惡」並且賜尊號「玉虛師相玄天上帝」,領九天採訪使,右賜封聖父母淨樂天君為「明真大帝」,善勝王后為「瓊真上仙」:再封巨蛇為「天關太玄火精命陰將赤靈尊神」,蒼龜為「地軸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」。

 

 

Image13(2).jpg 

「金光妙相」匾額懸於金殿中。

 

Image13(3).jpg 

金殿前龜蛇纏繞的銅雕像。

 

Image13.jpg 

金殿內的劍童雕像。

 

明朝余象斗撰北遊記一書,內容所載均為「玄天上帝」的生平事蹟,雖屬稗官野史之列,但敘事生動而詳盡,略述該書梗概於後,聊供參考:

 話說隋朝煬帝在位之時,玉帝降下玉旨,於三十三天廣宴群臣。當宴之時,玉帝見南方巽宮有一棵瓊花樹,金花滿樹,毫光燦爛,變生貪念想據為己有,於是命火德星君馳詔前往南方巽宮劉天君宅中,討獻瓊花街天樹。劉天君恐此樹必枯不存,遂婉拒使臣所求。星君回稟,玉帝大怒言曰:「吾為一天之王,倒不及劉天君乎?」中辰奏曰:「此樹惟劉家子孫方得享有,還望聖意明察」玉帝失聲嘆道:「若能為劉氏子孫,孤心足矣!」眾臣一聽大驚,出班奏曰:「聖人不亂言,今既出此言,必當改位投胎。」玉帝不願降生之苦,託辭不往,眾臣上稟:「陸下三魂化身,當指一魂化身投胎。」玉帝聞奏不覺淚下,只得指一魂降生劉天君家。元皇三年九月,方生一子,天君大喜,取名為劉長生。長生長至三歲,早晚拈香朝拜寶樹,樹中原有七位如來鎮守七寶,見玉帝殷勤供養,不敢當供,一齊來至三清殿稟報天尊,天尊詳述玉帝降生原委,並囑咐七如來化成道人,前往點化長生,長生得知前塵,於是隱入蓬萊山修行。

 

 

Image14.jpg 

登臨金頂的石級險陡,須挽著鐵索走上一二0級的九連磴,始抵峯頂。金頂又名大頂,東西長七丈,南北闊九丈,辜峯突起,猶如一柱擎天。金殿巧奪天工,完成於明永樂十四年(1416)。下圖是殿中旗銅像。

Image14(2).jpg 

 

 

 

長生入山苦修,飢食青松,渴飲甘泉,不敢擅離。一日,巧遇哥閣國成安王率兩班文武入山狩獵,成安王一心慕到,苦苦哀求長生同行返國,長生念其誠心,於是違背天尊訓誡,與成安王一同回朝,不料卻於淨樂宮中遇見玉堂公主,公主見長生一表人才,便有眷戀之意,出言戲弄,長生聞言大驚,作詩却之云:「道在紅塵幾世修,全憑戒行作根由。宮人要我為非事,今生難會再來求。」祖師就因為「再來求」一語,暴露其凡心未斷,於是在墮入輪迴,先後降為哥閣國、西霞國、淨洛王子,幾番修道,終於了却塵緣,在武當山修成正果,妙樂天尊見其劫難已了,上稟玉帝召其回庭,玉帝欣喜,封祖師為「玉虛師相北方玄天上帝」,管領三十六員天將。

胡建偉澎湖紀略:「北極真武玄天上帝,乃北方元武之神:元武屬水,水色黑,固帝衣服旗幟俱黑,即所謂元冥乘坎而司冬,稱冬帝曰黑帝是也」范曄後漢書王梁傳注:「玄武北方之神,龜蛇合體」,可見「玄武神」(即玄天上帝)本來是方位神,宋朝後民間開始普遍崇祀,明朝更以玄天上帝為鎮國神,香火遍及全國各地,因此清朝入關後,為了收服民心,對於具有明鄭色彩的信仰,如玄天上帝、東嶽大帝等,仍然延續各廟香火,並遣官致祭,暗中則散佈流言,

 

 貶抑主神地位,民間傳言玄天上帝前世係以殺豬為業,屠宰業亦尊奉玄帝為保護神,即淵源於此。據傳,玄帝生前業屠,晚年了悟殺生罪孽,毅然放下屠刀,前往武當山求證聖道。途中遇見一婦人產子,見玄帝經過,便請其代滌姙布,玄帝心想既已立志修道,斷不能再沾血污之物,惟見婦人孤苦無援,又不忍拒絕,於是權宜行事,以竹篙挑起姙布,放入河中來回漂洗,待舉起時,竟成黑皁旗(俗稱玄武旗,係軍制旗種,     蛇屈曲主守,元龜堅甲主攻,而玄武居北,色上黑,故北營軍以黑為幟),據傳此婦人為觀音菩薩所化,特來試探真武修道決心。玄武前去武當修道,心意堅決,入山潛修一段時日後,却因凡體未脫,一直不能圓道飛昇,玄帝遂舉刀剖腹,掏空腸肚,所棄之腑臟即化為龜蛇,玄帝得以昇攀金闕。不料由腸肚所化的龜蛇却在下界危害生民,玄帝奉玉旨下凡收伏,龜蛇從此臣服於玄武帝麾下,成為隨身護衛。

 

 

 

Image15.jpg 

玄帝於九九圓道飛昇,由五龍捧聖,上朝天闕。

 

Image15(2).jpg 

明代初年十一月初六,太合山天柱峯現五色彩雲,上有五色毫光。時人據而彩繪

此圖。

 

Image16.jpg 

真武下凡伏魔功成,玉帝召其回庭,授封「玉虛師相北極玄天上帝」。

 

Image16(2).jpg 

明初十二月十三日,太合山天柱峯雲中顯現玄帝聖像。

 

玄武神的奉祀起自漢朝,至宋朝時,賜號「北極佑聖真君」,靖康元年,加號「佑聖助順靈應真君」,宋真崇祥符年間,以宋太祖小名玄朗,為避祖諱,遂改「玄武」為「真武」。明代對於玄天上帝的崇奉更是虔敬,特尊武當山為太嶽,並設官致祭,名太祖時封賜「玄天上帝」尊號,又加封「真武蕩魔天尊」。永樂十一年(西元一四一三年),明成祖親詣武當山,賜建紫霄殿,又於京城重建玄天上帝廟宇,每逢歲明朔望,則遣官致祭:清朝入主中原後,仍然依循明朝禮制,每年恭逢玄帝聖誕時,亦遣官入廟主祭。

 相傳,明末清初,鄭成功領軍渡台時,因見台南安平七鯤身與鹿耳門北縣尾的烈嶼排列,猶似       蛇、元龜蟠蛇之狀,於是抵台後即興建北極殿供奉玄天上帝,作為鎮台守護神:或說,明室溣亡,大陸勤王之士,隨鄭成功來台,鄭氏軍師陳永華便借歃血為盟組織天地會,並以玄天上帝為天地會坐鎮主神,用神道說教,推進反清復明工作,其組織由台灣傳到福建、湖南、四川、雲貴、及南洋一帶,以成仁行義相標榜,發展相當迅速,於是玄天上帝的信仰便隨之散佈開來,今台灣地區真武廟多達三百六十餘座,香火如此鼎盛,與明鄭時期的推動有相當大的關係。

 

 

Image17.jpg 

真武大帝身著龍袍,跣足而坐,座前有其收伏的龜蛇像。

 

Image18.jpg 

趙元帥,名朗一,字公明,號永  ,秦時避居山中,經修至道,功果圓滿,被敕封為神霄副將。

 

Image18(2).jpg

康元帥,名妙威,係龍馬之精轉世,玉帝敕封為仁聖元帥。康,趙元帥俱是玄帝部將。

 

 

玄天上帝的神像造型相當特殊:右手執七星劍,表示掌管北方七宿,並操收奸斬魔大權:左手印訣,一指向天,係採玄帝圓道之姿:腳踏龜蛇,展露收伏二將的事蹟:而台灣民間塑雕的玄天上帝神像,除了以上各類要項需具備外,大抵來說,神像造型又可區分為兩類,一類是披髮跣族的原始造型,一類是戴冠端坐的整嚴聖像。前者採用玄帝悟道升天之原相,據傳,玄帝於武當山修行時,悟肉身之無用,因此不著外相,長批髮赤足經修道業,當圓道飛昇之時,亦以此貌昇騰金闕,正如北遊記中妙樂天尊所言:「弟子不知此意,天書到後,形不能改。」或按神異傳所載,玄帝下凡收伏天闕地軸二妖(即巨蛇蒼龜),於仗劍追伏時,冠履盡失,乃成披髮跣足之貌。

本省帝爺廟中,除了正殿供俸主神玄天上帝外,兩側另恭力康、趙二元帥,同享廟堂禋祀。康元帥,字妙威,趙元帥,字公明,二位元帥生平可參閱本書四大元帥條。

 

Image19.jpg 

本省上帝廟所奉祀的玄天上帝,多為右手執七星劍,左手豎舉一指,跣足踏龜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2288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