劍峰寺廟藝術創作:寺廟修繕、寺廟彩繪、寺廟建築、牌樓興建與設計、屋頂剪黏

真武大帝

受鎮宮神像_武當大帝.jpg 

 【案】玄武,即真武,民間俗稱真武大帝、蕩魔天尊,道教大神之一,明朝以後在全國有極大影鄉,近代以來南方民間信仰尤烈。關於它的起源,何定杰在《鬼神信念的三個來源》一書中曾認為是由天地神變化而來,這種說法並不準確。

實際上它是由星辰信仰發展而來,這一點前人討論已很清楚了。

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書中之真武大帝像.jpg  中國古代把全天連續通過南中天的恒星

分為二十八群,稱為二十八宿。根據它們的

出沒和中天時刻以定四時。(參見鄭文光《

中國天文學源流》,科學出版社一九七九年

十二月)戰國以後,又逐漸把二十八宿分為

四組,北方玄武。玄武即靈龜。《尚書.考

靈曜》及《朱子語類》皆以為命名的意義在

於形肖,恐不準確。實際上,以獸形靈物來

命名星辰,乃是改造原始的自然崇拜形式,把抽象的天體神動物化。漢

代人們對於天神的觀念,以顓頊為北方黑帝(東漢緯書中又有“汁光紀

”),以玄冥佐之,玄武則僅象徵北方星辰。(見《淮南子》)至東漢

後期,其地位逐漸上升,緯書中常稱其為黑帝之精,甚至說“北方黑帝

,體為玄武,其人夾面兌頭”,則已有北方烏龜化的趨勢。道教興起之

初,五方天帝、五方神體系並未受到重視,倒是玄武七宿第一宿的斗星

(即南斗)地位尊崇,號稱“南斗注生,北斗注死”。但民間對玄武的

信仰並末中斷,只不過其職掌、地位不很清楚,而且由民間信仰以為龜

雌,便以龜蛇作為玄武神的象徵武當山_玄天上帝.JPG

  玄武神信仰的興盛及其人格化與道吸

收利用民間的玄武信仰有密切關係。《酉

陽雜俎》的記載,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

道教徒對玄武的注意。北宋初年,崇奉教

道,民間信仰也大量為道教所吸收,吸收

、利用。在北宋初,赫赫有名的翊聖真君

,《四庫提要》謂即玄武,倒不一定可靠,但《事物紀源》引《談苑》

,謂翊聖號黑煞將軍,與真武、天蓬等列為天之大將。朱熹也說當時以

真武、天蓬、天猶及翊聖為四聖,則玄武在道教眾神中地位的提高,當

是從宋初開始的了。至於玄武更名真武的原因,一說避宋真宗的諱,一

說避趙宋“聖祖”(即九天司命保生天尊) 趙玄朗的諱,似以前說為是

。此後玄武之名不顯。據文獻記載,真武神在北宋的形象仍是龜蛇。到南宋時,真武神人格化的傳說始日益滋繁。其形象多為道服羽流,仗劍披髮,頗為威猛。關於真武入武當修行的傳說,也漸漸流行起來,一位獸形星辰之神的形象,逐漸改變成一位修行得道的大仙了。真武雖興盛於宋代₧元代又被晉升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,但其地位之顯赫,卻是明成祖時的事了。正如許道齡所指出的,朱棣以一藩王而伐天子,決意以北統南時,不得不借助天將神兵的威力,拉大旗作虎皮,真武為鎮守北天的大神,更是當其衝。待靖革之役成功,定都北京後,由於統治者的天力推動,真武信仰迅速遍及全國,香火極盛,幾手成為僅次於三清、玉皇的大神了。真武有此顯赫聲威,道教自然要徹底摒除源自原始宗教的種種傳說,另行編造其身世。編造的結果,就反映在《續文獻通考》、《道藏》、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、《歷代神仙通鑒》等書中。這些書中都稱真武為淨樂國王太子,由善勝夫人剖左脅而生。由此可知這段故事如同玉皇身世一樣,也是模仿佛經而編造出來的。但在細節上略有差異。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謂其為元始化身,余象斗《北游記》謂其為玉皇化身,《歷代神仙通鑒》則說太始化身。真武即然身世、地位如此顯赫,當然不可能是龜蛇之類,所以有關真武的傳說中,又皆稱龜蛇乃六天魔王以坎離二氣所化,然被真武神力躡於足下,成為其部將。後世稱之為龜蛇二將。近代民間流傳的真武大帝之形象,就是這樣經歷代累積而完成的。

 

 


相關文章 

 

玄天上帝

康趙元帥

觀音菩薩

註生娘娘

福德正神 

金童玉女

龜蛇二將

 

 

劍峰彩繪服務項目:寺廟彩繪 寺廟修膳

欲想觀看相關寺廟工程及相關作品,詳見http://www.templedesign.com.tw/drawing_main.html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2288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